在甘州区人民医院斜对面,有一栋坐东面西、一色青砖到顶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423.4平方米。它就是张掖有名的福音堂医院旧址。它的名字同爱国人士高金城连在一起,被人们传颂和知晓。


1918年,高金城首次来到甘州行医,其间,目睹了甘州人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受贫病折磨困苦不堪的情景和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草菅人命无所不为的恶行,激起了他“济世救人”、造福河西的决心。高金城决定先在张掖县创办一所医院,他先买下了北水桥街一祁姓和张姓的院子(共12间),1921年,高在河南籍老乡、基督教信徒、病人家属及地方知名人士的帮助下,在南门外买下了17亩地,耕种粮食,建窖烧砖。经过2年多的辛苦,修建了一座二层楼(共20间)。


福音堂修好后,高金城召收培养了张明新、王长林、陆鹤林、李柏林、陈大为、张秀玉等一批医务人员、购置药品及医药器械,办起了当时在河西规模最大,名气最高的医院。
1937 年,为营救红西路军幸存人员,当时在兰州开办“福陇医院”的高金城受中共中央驻甘代表谢觉哉委托,以“甘、凉、肃三州抗敌后援会”主任的身份来到张掖。以重开福音堂医院为由,迫使马步芳驻张部队100师师长韩起功搬出了被其据为伤兵医院的福音堂。医院开诊后,积极营救、收容、救治红军战士,在党组织的指导和高金城的努力下,先后有270多名失散、被俘红军战士得到营救,福音堂医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西地区的秘密联络点和伤病医疗站。后来福音堂医院的活动被敌人发现,1938年2月3日高金城被马步芳驻张部队100师师长韩起功骗至司令部杀害。高金城被害后,其弟子自发坚持开办福音堂医院,后改为“金城小学”。经过几十年拆迁、改建,唯有这栋二层小楼保留了下来,福音堂医院旧址于1993年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在文物部门的支持下,筹资1000余万元,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科学修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并于2014年由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负责重新布展。内陈列有高金城烈士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医院内的医疗设备等革命文物,一楼包括药房、注射室、手术室、三间病房、会客室和休息室,二楼主要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连环画的展览及两间模拟场景。





模拟场景



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连环画展
福音堂医院旧址全面反映和展示了红西路军浴血河西、兵败祁连的悲壮历史,真实再现了高金城先生受党委托、舍身营救红军将士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福音堂是作为营救红西路军的重要场所、中转站和联络点,具有特殊的革命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