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ough there are not many foreign tourists visiting the memorial hall, a good explanation for every foreign visitor i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us to publiciz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the road of China and China’s self-confidence. I want to seize every precious opportunity. (虽然来纪念馆参观的外国游客并不多,但为每一位外国游客讲解好,都是我们对外宣传中国革命历史、宣讲中国道路、展示中国自信的好机会,我要把握住这每一次珍贵的机会)。这是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戎苗在英文讲解词上写下的一段话。
2016年底,戎苗成为了纪念馆一名讲解员,有着“英语专业八级”的她在做好日常讲解的同时便承担起了英文讲解的任务,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规模不大,展览却“五脏俱全”,非常丰富,六个展厅仅中文讲解词就有3万多字,她要在短时间牢记中英文两个版本,而这才是成为一名讲解员的开始,从那时起学习成为了她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内容,两年多来的刻苦努力使她成长为一名中英兼备、知识丰富的“问不倒”的金牌讲解员。
纪念馆9点准时开馆,8点半她便开始为一天的工作做起了准备。清扫办公室,更换工作服,细致的化妆,井井有条中流露着自信与快乐。认真查看《预约登记册》,是她工作中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她说:预约登记反映了游客团队的信息,可以看出是党员干部还是外地游客,是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这样就可以打好腹稿,有所准备,针对不同观众因人而异的讲解才能更好的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一场完整的讲解从迎宾、讲解纪念园主要景观建筑开始,随后讲解完5个基本陈列需要近两个小时,而这样的讲解在清明节、建党节、烈士公祭日及每月固定党日等高峰时段她每天要讲两三场。微信运动里,她总是不知不觉成了“夺冠”的那一个。
每一次外宾参观都是一个小小的考验,讲好中国革命故事既需要流利的英语也需要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对事件的不同理解,更需要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和敏锐的政治意识。接待过程中,观众的问题也总是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常常成为讲解员们不小的挑战。为了从容应对这些考验,不断的阅读学习和专业素质训练占据了她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一摞摞中、外文书籍、报纸占据着戎苗办公桌的很大空间,她既是一名年轻靓丽的讲解员,也是钻在故纸堆里的“老学究”,同事们常常戏称她每天都像在备战高考。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使她越发能够承担工作的重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也让这块“金牌”打磨的更加绚丽多彩。
讲解员的岗位上没有荧幕,也没有聚光灯,她们只是“摆渡人”,用自己的知识带领游客穿越历史的年轮,回望一代代前仆后继的先贤英烈们的奋斗历史,从而向过去汲取哺育未来的精神给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历史中探究真理,又以饱满的热情在现实中宣讲中国故事,是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讲解队伍的日常,而戎苗恰是这支优秀队伍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