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王定国之女谢亚霞夫妇到我馆参观
2024年4月15日,谢觉哉、王定国女儿谢亚霞夫妇从德国专程来到张掖甘州,参观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重回母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详细了解父辈们曾经走过的艰苦历程。wrap;"
在《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长征女红军暨妇女抗日先锋团》专题展及《百岁女红军——王定国》展厅因看到父母及其生前好友照片时而欣慰,时而因思念之情红了眼眶留下热泪。
在参观活动中,谢亚霞夫妇与我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深切缅怀高金城烈士和红西路军牺牲将士,共同追忆张掖群众营救红西路军战士的感人事迹,生动讲述了谢觉哉、王定国同志在长征及红西路军征战甘州期间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并对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在弘扬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参观结束时,谢亚霞女士在留言簿上深情写下了“没有昨日父辈的牺牲,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和平!”
2009年3月,本馆派工作人员到北京征集革命文物时,看望了王定国老人,当时王老在听了纪念馆相关建设的汇报后,亲笔为本馆题写了“建好高金城纪念馆”;2015年9月,本馆为2016年筹备高金城诞辰130周年召开座谈会向王老汇报时,王老再一次为本馆题字“怀念高金城同志”。作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的我们永远都会清楚地记得王定国老人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是旧社会苦海里生,在党的培育下成长的小鬼,经这长征艰苦曲折的斗争和西路军英勇悲壮的战斗历程的严重考验,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湖南宁乡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和条例。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谢觉哉一生,不谋私利,不图虚名,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民的公仆。他常常对子女说:“我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他规定子女不能随便用他的车子。在内务部工作时期,他本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精神,除亲自参与制定各种救灾救济抚恤政策的制定,还奔波于各地灾区,访贫问苦,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不仅亲自办案,典型示范,而且深入到全国各地法院,亲自查看案卷,大胆纠正冤假错案,更好地保护了人民的正当权益。“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这是延安时期人们向谢觉哉祝寿时赠送他的诗句,这也是谢觉哉革命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王定国(1913年2月4日——2020年6月9日),四川省营山县人。1932年参加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队。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营长。1934年1月王定国被选派到位于巴中的川陕省苏维埃学校学习,曾任中共营山县委妇女部部长。1934年10月王定国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35年调到川陕省委领导的新剧团(后改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工作,随剧团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底王定国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肃河西走廊,在永昌不幸被俘,厉尽磨难和艰辛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脱险,1937年被送到党中央设在兰州的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任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管理科科长,没多长时间,就接了五六百名西路军失散人员,办事处把他们都一批批送往延安。1937年10月经“八办”处长彭加伦介绍,毛泽东批准,王定国和谢觉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婚。担任“八办”第二任处长的伍修权在回忆文章中对王定国有这样的评价:“根据谢老的指示,这位浑身充满热情和朝气的女青年主要从事妇女界、特别是与国民党上层人士家属的联系。别看她出身农家,又没有文化,可很快就学会了一套同女界名流以至国民党官僚太太、小姐打交道的本事,以自己的纯朴和热情感染她们,并通过她们去影响各自的姐妹和父兄,使其了解和赞同我党的政策和主张,支持抗日活动。”1940年王定国离开兰州回延安,任陕甘宁边区纪要秘书。1946年后,任延安市妇联主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党支部书记。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机要秘书。新中国成立后,王定国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机要科科长、文书科科长。1959年调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司法行政处副处长。1966年调入全国政协办公厅,任谢觉哉同志秘书。1973年调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978年开始的6年里,王定国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近500万字。